没有账号?3秒注册
应届生解答职场困惑,提前职业规划
观砚~Villa2021/1/5 17:27:55 浏览:1253 评论:11
为学弟学妹解答大学期间对工作就业的方向所思考的问题疑问,以及职业规划的建议,能更好地应对步入社会后的激烈竞争。

评论 11

发表
大学刚毕业马上面临找工作,结合未来个人的发展,谈下地域区位优势选择,首选北上广深,然后我们学校毕业的话本身临安就在杭州,所以可以考虑在杭州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未来会对经济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杭州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城市,从综合层面上看,杭州城市的发展也是很被瞩目的,还有可以考虑的城市有成都、重庆、南京、苏州、无锡、武汉、西安、郑州、宁波、东莞。
2021/1/6 10:28:21
关于毕业后的就业择业,怎么选择工作的问题,我们常说先就业再择业,其实还是不能盲目为了一份工作而工作。大学毕业,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全部阶段,作为大学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工作,选择的工作要尽可能为后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为佳。先分清职业和行业的概念有利于更清晰的看待和选择工作,行业可以理解成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具备交换价值的有形或无形同类目属性产品的集合,职业可以理解成依附于行业的共有或者特有的具备一定工作职能的业务属性的统称。行业有朝阳也有夕阳,有蓬勃发展的蓝海,也有激烈厮杀的红海,对行业的分析判断是择业的前提要素,再合专业特点和个人的能力要素来判断合适的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分析这个工作未来带来的增值空间,比如劳动属性很强的工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能力的成长有限,那么就很难有增值空间。个人能力的增值意味着创造劳动成果的价值增值,也意味着更多的回报,所以要选择具备价值增量空间的工作,非常重要。
2021/1/7 15:49:59
   进入职场,能继续保持学习的人才能越爬越高。大学毕业很多同学都会觉得自己大学完成学业终于步入社会,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大人了,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了,自信满满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其实工作之后,这种身份认同感或者优越感会随着迈出校园那一刻渐渐摸不着边,随之而来的是找工作的压力,工作之后升职加薪的压力,还有生活上家庭上的种种压力。迈出校园,意味的是告别了纯真时代,那段不用思考面对人生压力的阶段,因为你原本要面对的都有家人帮你扛帮你挡,但是现在你要学会自己独立面对生活上工作上带来的种种挑战。学习力是非常重要的,学分只在学校里划成绩才起作用,到社会上除了学历证书是一些特定岗位的敲门砖,后面看的是一个人实际的工作表现,考察的是对工作结果的提供,工作价值的创造,还有就是对岗位的适应和学习,对行业所属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以及知识应用等等。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对于行业的大门来说,只是步入门槛的敲门砖,教材上的知识属于理论知识,工作中还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更加深层次的知识。所以,学习才刚刚开始,对自己有要求的同学一定要有要具备对工作的自我要求和对品质生活的憧憬,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要觉得步入社会就可以不用再看书不用学习了,这样很容易被社会淘汰,跟不上步伐。如果有同学对毕业之后怎么掌握学习思维感兴趣,以后再专门分享这方面的学习规划,欢迎留言。
2021/1/12 9:31:53
3月份,我这边来了三位设计专业的实习生,四川某学院专科的,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他们刚刚结束三个月的实习已经准备回学校领毕业证了。我谈下从学校刚毕业将步入职场的学弟学妹一些需要思考或者要注意的地方,能为后面的规划起到一些帮助:1、步入职场要对职场生存环境有个基本预热,比如用什么样的态度对人对事对物,简单说菜鸟刚入职场摸不清职场生态,那么就要学会谦虚低调,懂礼节,多多结识对个人工作技能提升有帮助的前辈,对工作的态度要积极认真,肯吃苦肯学习,对分配的任务要执行到位,不要有怨言(很多时候领导团队选人会设置试金石的门槛,这些是人为的考验);2、毕业过渡期不要急着投了简历就马上找个工作匆匆入职,要会选择企业,行业,工种,前景预判等,自己这块要复盘专业技能,一方面的掌握的技能应用在实际企业的运营生产中你的劳动力贡献率有多少,能创作多少有用的价值(学会客观,这样能提升预判几率),二是自己在这个岗位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天花板在哪里,这个就是一个规划路线的设计;3、心态很重要,毕业之后找工作磕磕绊绊免不了,不要气馁,在过程中积累有用的经验,学会总结,这是一项应用技能,有总结才会有提升,然后可能遇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起来吃力,或者很局限,不要觉得不正常,大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实际应用上有一个知识提炼再次应用升华的过程,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大学学的是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不要对自己产生怀疑,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记住一句话:离开大学不是意味学习的结束,而是应用学习的开始,如果讨厌学习,那么个人的竞争力未来是非常受限的,就是说天花板已经可见,只有通过工作中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应用技能,才能打破阶段性的天花板,超越自己,提升自己。
2021/5/22 10:09:41
这段时间招了两名应届生,专科,专业室内设计,做室内设计方面的工作,但是都不满意,谈下为什么不要。两个人的情况一个做过学生干部,专业技能强于另一个,但是先辞退的不是业务弱的,而是这个曾经期望值高的,很多人都会说出来工作不是专业胜任不就可以了吗?其实考核一个人是否胜任岗位,不会只看业务水平,这个应届生首先能力只是相对比另一个好一些,但是距离胜任岗位需求还有很长距离,所以我们会更看重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其它素养,导致这个人考核不通过最核心的因素是内心过于封闭,不能用开放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学习的状态,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带的人给建议,给方法,一般不会积极采纳,这样是堵住了自己日后学习成长的空间。大家知道,应届生出来工作,没有工作经验,用人单位为什么愿意用应届生?只要进入一家公司,那么企业就要按照劳动法提供所有相应的待遇,一样要发工资的,那企业又要培养人,又要投入金钱给应届生发工资,这从短期看是亏本的买卖,但是为什么越是大型的越是有实力的企业愿意投入呢?因为团队的培养是长期的,用应届生是为了让团队吸纳新生力量,只有这样,企业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才能有自己的核心资源。工作是否好找?取决于自己的综合素养,业务技能是第一位,然后很多综合的素养是无形,却也成为职场发展的考量因素。第二位应届生为什么也不合格呢?第一是这个人的业务水平太差了,做室内设计用到CAD不熟练,说明他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掌握不到位,后面耕深入的做效果图也能预判好不到哪里去,实际也反映出他的水平不行;但是笨鸟先飞,我们有时候不会因为你业务不行就直接不用,也会看其他方面,如果学习能力强,是可以弥补的,通过定向的强化和方法的传授,能有效果,但前提是员工能全身心投入,还要具备思考学习力,像海绵一样,这就是资质,这个人就是学习能力差,领悟力差,导致后面灌输知识系统,可能效果也不好,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就是工作太容易分心,可能现在大家都是00后,有很多的思维方式同80/90后有了很大的不同,价值观判断上面会有差异,但是设计是一门要思考的工作,如果特别容易受影响,肯定是出不了好点子好创意的,这种就是从细节观察,比如员工来我这里谈话,这个应届生就要离开电脑视线到我这边,一次我们觉得你是好奇,但是重复3次,基本判定这个人容易分心,缺乏对自己做的工作的定力。最后,这个应届生在通知考核不通过辞退不用,他反应很平淡,说明他并不重视这份工作,然后他说自己的想法是好创业,可能这也是很多应届生的想法,那谈下创业。结合这个应届生谈创业,他掌握的知识不够,对业务缺乏独立做方案的能力,这就是创业的掣肘。创业,我们在很多媒体平台看到的成功案例,都是大浪淘沙,理性看待创业,如果我们谈创业的几个基本条件:对行业有自己的判断,前提是你的业务技能高精尖特专,这个应届生在学校的时光是萃取不出来的,只有到社会上沉浸在行业中经历一些才会有沉淀,而且要善于思考骨子里有迫切想要成功的渴望;网红是概率事件,张同学的IP也是朴素的表达绝不会是资本先做铺垫,所以我们都要学会脚踏实地做事情,那么创业你就要对团队建设有自己的理解,创业的定位你自己就是领导者,一个领导者如何吸纳人才?依靠魅力,领导者的魅力不是短期塑造是个人内在气质的散发,还有团队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些知识不是无形的,都有一定理论基础可以学习,还要结合工作实际去感悟都要时间;梦想要靠金钱来铺路,这不是拜金,是创业就是要投入金钱,现在有多少人做直播,大家开抖音可以看到很多直播间只有几个人在卖货,很多货也卖得很便宜,利润是建立在规模基础上,没有规模基础,引流靠的就是让利补贴给消费者,这场仗打多久投入多少金钱就看底子看实力看魄力,这些背后都是有一些商业模式逻辑在里面,可能都要很长时间去研究才能弄懂。所以,要学的有很多,如果你是大四准备找工作,先给自己做个复盘,我的技能在哪里,能给企业带去什么价值,除去技能我的附加值在哪里?对待学习我好愿意投入热情吗?我持久学习的精力还有吗?我对自己的工作能有吃苦心态吗?我到了职场,人际交流有问题吗,能让同事领导认可我吗?我的专业在我的职场规划里,未来2年、3年、5年有没有心目中的预期等等;如果你是大三,准备毕业后要工作的,你可以提前看些职场类的书籍,了解这个生态圈和学校的不同;可以多看看招聘网站的招人信息,预演一下,如果自己看到想要找的工作单位,面试应聘有没有短板,哪里欠缺提前梳理还有时间可以强化,学校的时间是最集中的,也多练习口头表达力,讲话吐字让听者能听明白你的意思内容;如果你是大二,除了把当前的学校要考试的知识学好,可以抽精力强化专业上面,我们早点具备一个思维就能早一天让自己受益,就是知识的应用价值,专业的学习如何应用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案例中,创造出价值,这也是企业最看重的,然后也多看下国学类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还有对事物的深度认知力。
2021/12/13 11:19:35

2022/3/23 16:46:11
随笔:疫情下,居家上网课,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靠自学和自律,以及一些个人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毕业以后尤为重要,大学期间如果能有意识总结一些自我学习成长的方法,多去涉猎一些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纵深,还可以横向跨领域去丰富自己的知识板块,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说会自学的人,毕业以后工作的成长路径会快很多,得到的机会面也会广。
2022/3/23 16:52:31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在一个组织中都有自己特定阶段的生存发展周期,但是稳定的人员结构是企业获得稳定持久发展的基础,所以人员流动不可避免,但是核心骨架一般会比较稳定。如何让自己成为企业单位中的核心一员,找好合适自己的行业,找到一个能持久发展的企业单位,哪怕单位不大,日后发展起来一样有用武之地,通过对自己能力爱好的分析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在价值观上企业文化上也要考虑,贸贸然为了工作随便找个公司是不利于个人职场长远发展的。一个人大专专业是动画设计,但是毕业后做了文员行政,三年后转行能做什么?专业应用上面知识没有积累比不上应届生,工资待遇5K以上,技能没有企业也不会用。还有应届生面试,要学习一些基本人与人交流沟通的礼节性行为语言,一个本科是广东海洋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试文案策划,面试的时候手插口袋,沟通交流不会礼貌性对视,而是避开视线交流,都从细节上反映出社交问题,暗示内心的利他心同理心不够,就算是本科学历可以,专业可以,但是大家要知道大学学的知识在工作应用上还是有很多要学习掌握的,所以学会沟通,懂得如何同人打交道非常重要,因为小白到职场就需要带路人,而你的行为形象给人的印象好坏绝对别人是否愿意接纳或者拒绝。而一个初中学历的,昨天申请面试家具建模,3Dmax是后期培训学习掌握的技能,工作了1年,虽然学历低,但是也拿了自己的作品证明自己的技能掌握水平,诚恳的态度也一样能够获得面试和工作的机会。所以应届生毕业找工作,专业是硬指标,但是不要忽略企业和个人的定位,还有社交礼节,多培养积极乐观主动的态度,用谦逊的态度找到带路人,像海绵一样去学习,才能获得长足进步。
2022/3/26 11:44:47
在构成工作内容结构的常见元素中,主要包括:技术、学习、态度、管理,技术是指掌握的技能,比如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掌握的设计软件技术,属于硬性指标;学习是指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对知识的掌握反哺技能,可以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态度是指对工作行为的判断取向,积极主动乐观或者消极被动悲观,不同态度诱导不同行为方式,而积极乐观的态度是通过学习反哺技能,通过谦逊沟通找到引路人的前提条件;管理是指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知识工具,可以应用到工作中改善工作效率,小到个人目标定位大到企业运营和行业分析,管理相当于一个高清透镜,能够帮助找到事物背后的一些本质规律,有助于引导自己的工作得到质变。
如果通过量化更加具体的看不同工作年限对应的这四个指标比例,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
工作1到2年,技术占比30%,学习力占比30%,态度占比20%,管理占比20%;
工作3到5年,技术占比50%,学习力占比20%,态度占比10%,管理占比20%;
工作5年以上,技术占比70%,学习力占比10%,态度占比10%,管理占比10%;
所以应届生找工作,其实技术掌握属于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强化技能,学习前沿,吸收新的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习能力是保障,就业后大概率都要靠自己,遇到引路人是缘份靠机缘;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以谦逊的态度去工作学习,就得不到前辈的提携和教导,骄傲的心态只会闭塞自己成长的路径;管理知识,作为一名应用型管理,碰到企业发展瓶颈,部门团队建设人员管控上,越会觉得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自身的定位校准,找到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等等,这些就不单纯依靠技能,而是通过管理工具去分析才能得到结论,所以从步入职场就开始培养自己的管理素养,是绝对有好处的。
2022/3/27 10:00:45
上一页1/2 下一页>

观砚~Villa

12 帖子 13 积分

相关推荐